地震知识相关论文
地震知识科学普及是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科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民灾害意识......
(一) 我国处于世界上西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地中海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分布广,在将近三千年间,我国历史记载......
近些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像我国西南、西北部就发生了几次震级较大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面对各种灾害,各国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去年12月份,我国江西九江地区发生了地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但是因为它防范困难......
很多时候地震谣言的危害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其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人全面分析了地震谣言的出现及盛行......
张衡造出地动仪探知人类史上用仪器测出的第一次地震,是公元138年发生在兰州的强烈地震,1800多年之后,这里建起了一座地震博物馆,馆里......
4月20日8: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根据中国科协领导指示,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传播预案,与中央人民......
从17世纪开始,西方地震知识就在中国逐渐得到传播;18世纪时则影响到康熙帝形成著名的地震思想;19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传播的途径、......
在我国,地震科普报告的对象主要有三类群体,即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更新的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公共会场临时聚集的......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10年来首次重新修订。新版守则由于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被......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祖国西南边陲,是科技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一些地区群众科学知识极度欠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等因素......
近日,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专家科学报告团成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滕吉文院士前往河南省连续作了3场科普报告,题目是“动荡的地球”......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让大家感到非常沉痛,因为它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伤亡。现阶段,人类对地震应该说已经有了一......
17世纪的西方,亚里士多德式的地震学说仍是主流,这些知识通过耶稣会士龙华民的《地震解》、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和南怀仁的《坤舆......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200名学生来到丰台区科技馆参观,小小讲解员成为了今天的主讲人。在地震知识展厅、在天象厅,同学们讲得有......
2011年12月30日,天津市第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的现代化区级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和平区正式落成开放......
基于对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瑞士地震服务中心(SED)、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美国多学科地......
2015年4月25日发生在尼泊尔博克拉地区(38.2°N,84.7°E)的地震,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关注。本文着眼于科普的角度,......
地震震级(Magnitude),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以英文字头M代表之。震级标度的首创者是美国人里克特(C F Richter)(图1)。此标度于......
防震减灾科普讲座是中小学校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该文从地震科技的特点出发,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以中小......
地震灾害危害之大,通过科普宣传帮助人们增加一些防震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人们树立宁可有备无震,不可有震无备的防震观念,当灾难来临......
我国是一个深受地震灾害磨难的国度。在地震预测预报尚不尽人意的今天,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引导普通民众尽可能多地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人们对综合防御,防震减灾的期望也更加迫切。该文以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为......